网址:www.hainuozhonggong.com
联系人:孙总
手机:13824311511
固话:0755-25000578
邮箱:814887467@qq.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深南大道6002号人民大厦10楼西半层
园林景观绿化 工程技术标准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修订记录 日 期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公司开发项目中的室外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对该项工程的招投标及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编制依据 参考文 献 [1] CJJ/ T 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DG/ TJ 08-701-2000 《园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DG/ TJ 08-702-2005《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 [4] DG/ TJ 08-2000《上海市园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 DB11/ T 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 DB11/ T 245-2004 《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程》 [7] 广州市城市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稿) [8] 《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园林绿化施工规范》 DB440300/T8-1999 [9] 《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DB440300/T6-1999 [10]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T34-91 3. 术语 3.1乔木:具有高大形体和独立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别。其分支点高,寿命长。 3.2灌木:不具备明显主干,多呈现丛生状态或者自基部分枝的木本植物。 3.3 地被植物: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3.4 草坪: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使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3.5胸径:距地面1.3米高处的树干直径。 3.6冠径: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指乔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的直径。 3.7树高:指乔木从地表面至树木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3.8灌高:指灌木从地表面至灌丛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3.9种植土: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3.10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栽培基质改善理化性质。 3.11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 3.12种植穴(槽): 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为种植穴,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 3.13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3.14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3.15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4.1园林绿化设计要求 4.1.1地下室顶板 4.1. 4.1. 4.1.4 4.1. 4.1. 4. 4.1. 4.1. 4.1. 5. 苗木技术规格标准 5.1 一般规定:植物材料使用前,若有下列情形者,不得使用: 5.1.1 不符合图纸明确要求规格尺寸者。 5.1.2 5.1.3 树型不端正、干过于弯曲、树冠过于稀疏、偏斜及畸型等影响绿化效果者 5.1.4 灌木、草花等分枝过少,枝叶不茂盛等影响绿化效果者 5.1.5 苗木带土球移植的,土球规格需符合如下要求:对于小规格的地苗(一般在7-8cm以下),胸径的5-8倍为合适的土球直径要求,一般不超过70-80cm;假值苗的土球大小一般不作硬性规定,但种植效果必须满足要求;棕榈科等植物,土球应比基径至少大10cm以上,或 无论新植、补植、换植苗木,若存在以上情形,应随时运离,不得留置现场,若种植后发现存在以上情形,苗木种植单位需无条件更换,所发生费用由其承担。 5.2 乔木类常用苗木产品 乔木类各种常用苗木主要规格质量标准详见图纸要求。 乔木类苗木主要质量要求以胸径、树高、冠径、主枝长度、分枝点高度和移植次数为规定指标;树干通直,生长健壮,树冠舒展,有正常发育的树枝,根系发达。 5.3 灌木类常用苗木产品 灌木类苗木主要质量标准详见图纸要求,以主枝数、蓬径、苗龄、高度或主枝长为规定指标。苗木根系健壮、具有相当数量和长度的侧根,并有较多的须根,枝叶茂盛。 5.3.1 丛生型灌木主要质量要求:灌丛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主枝数不少于5个,灌高应有三枝以上的主枝达到规定的要求。 5.3.2 匍匐型灌木主要质量要求:应有3个以上主枝达到 5.3.3 单干型灌木主要质量要求:具主干,分枝均匀,基径在2.0cm以上 5.3.4 绿篱用灌木类苗木主要质量要求:冠丛丰满,分枝均匀,下部枝叶无光秃,苗龄2 5.4 棕榈类等特种苗木产品 棕榈类特种苗木产品主要质量标准详见图纸要求。 棕榈类苗木主要质量标准以树高、胸径、冠径和移植次数为规定指标。 5.5 竹类常用苗木产品 竹类苗木产品主要质量标准详见图纸要求。 主要质量标准以苗龄、竹叶盘数、竹鞭芽眼数和竹鞭个数为规定指标。 5.6、乔木植物材料 5.6.1、施工规范要求及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5.6.2 基本项目 项 目 1 姿态和生长势 树干挺直 树形完整 生长健壮 2 无病虫害 3 土球和裸根系 土球完整 包扎恰当牢固 裸根树木根系完整 5.6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项目 允许偏差(cm) 检查方法 1 乔木 胸径
20cm –3 高度 +50;–20 蓬径 –20 2 大灌木 高度 +50;–20 蓬径 –10 地径 –1 3 土球、裸根系 直径 +0.2φ;–0.1φ(φ:胸径) 深度 +0.2D;–0.1D (D:球径) 5.7、灌木植物材料 5.7.1、施工规范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5.7 基本项目 项 目 1 姿态和生长势 树干挺直 树形完整 生长健壮 2 无病虫害 3 土球和裸根系 土球完整 包扎恰当牢固 裸根树木根系完整 5.7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项目 允许偏差(cm) 检查方法 1 大灌木 高度 +50;–20 观察或尺量检查 蓬径 –10 地径 –1 2 中小灌木 高度 +15;–5 蓬径 –5 地径 –1 3 球类 蓬径和高度
200㎝ -30 4 土球、裸根系 直径 +0.2φ;–0.1φ(φ:胸径) 深度 +0.2D;–0.1D (D:球径) 5.8、花苗、地被植物材料 5.8.1、施工规范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2.8.2 基本项目 项 目 1 无病虫害 2 草块和草根茎 厚薄均匀 3 无杂草 4 边缘平直 5 生长势良好 6 花苗、草本地被 生长茁壮 7 发育匀齐 8 根系发达 5.8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项 目 允许偏差(cm) 检查方法 1 小灌木地被 高度 +15;-5 观察或尺量检查 蓬径 -5 分蘖量 2 藤本地被 藤长 分蘖量 3 草坪 泥厚不小于2cm 杂草不得超过5% 草块每边长大于33cm 4 花苗 花蕾量 6.种植标准 6.1 场地整理: 6.1.1种植场地地形应严格按照图纸竖向设计要求进行整理,整地之地形必须配合植栽图面所示,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边缘要低于路面或者道牙大约5cm 6.1.2 6.1.3 整地时,应在地形谷地处设置导沟,以便导引排水,避免地面径流直接冲 6.1.4 种植或播种前应使该地区的土壤达到种植土的要求 a) 种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垃圾、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情况时,应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b) 在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必须换上合格种植土,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80%以上,以免因沉降产生坑洼和高低不平。 6.2 种植穴的开挖: 6.2.1植穴位置必须依据植栽图,结合地下、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可以酌情予以 6.2.2 植穴的深度和宽度,一般应按土球四周及底部平均预留10—20CM宽度的标准开挖,以便回填客土;树木植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种植穴、种植槽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6.2.3对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质均必须放大树穴,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回填土应为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应捡除石砾、水泥块、砖块及其它有害杂质才可以使用,废土量多而影响排水时 6.2.4 大乔木的植穴深度最好为1m至1.2m;植穴最底层需有10cm至15cm厚的土层;灌木的植穴深度最好为35cm至45cm,植穴最底层需有10 6.2.5 a) 种植穴、种植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 b) 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 c) 树木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应及时与我公司或者监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6.3 草坪施工: 6.3.1保持绿地无坑洼积水,绿化单位要随时把出现下陷、坑洼、断裂 6.3.2 确保裸露地表及时补种草皮,保证其迅速长满,使绿地的覆盖率达到100%;杂草不得超过1% 6.3.3铺设草块、草卷必须与其下的土壤密接,互相衔接不留缝;同时要求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草坪边缘平直,高度一致 6.3.4 铺设后需碾压、拍打、踏实,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草的生长需要 6.4 灌木施工标准: 6.4.1灌木施工必须施工样板,并经公司项目部 6.4.2灌木施工的标准是造型美观,花繁叶茂,花坛无残缺,绿篱无断 6.5 乔木移植施工要求: 6.5.1大树移植前应对移植的大树生长情况、交通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移植的技术方案 移植乔木应能马上发挥良好的绿化效果,一般应采用假植苗或提前半年断根处理(条件允许),移植前应适当修剪,做好移植准备。 6.5.2吊装和运输大树的机具必须具备承载能力,移植大树在装运过程中,应将树冠捆拢,并应固定树干,防止损伤树皮;一辆汽车若需装多株时要尽量减少互相影响,无论是装、运、卸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树冠以及根部土球; 6.5.3树木应做到当天挖、当天运、当天种;路途远,气候过冷、风大或过热时,根部必须 6.5.4栽植裸根苗应将树根舒展在树穴内,均匀加入细土至根被覆盖时,树木略向上抖动,提到栽植位置,扶直后再边培土边分层压 6.5.5大树移植卸车时,应将主要观赏面安排适当,土球应直接吊放种植穴内,拆除包装,然后从树穴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填土夯实,不 6.5.6 6.6 质量控制要求: 6.6.1 6.6.2 种植裸根树木时,应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l/2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 6.6.3 6.6.4 种植绿 6.6.5 6.6.6 修剪。根据生长特性,在种植前后需适时修剪,使造型与周围环境协调,枝叶及开花繁茂,以增强园林美化的效果;修剪要注意冠形美观,枝叶不宜密集、重叠,也不能太疏;将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等枝条及时剪除,植株上不作留种用的残花废果,应尽量及早剪去,以免消耗养分 6.6.7 树穴。在干旱的秋、冬季,树穴应修为水窝状,以不露出根又能贮水为准; 6.6.8 对灌木需保持正常的除草、松土、培土,松土除草时要保护树木根系,不能伤根和造成根系裸露 6.6.9 淋水、施肥;灌木需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淋水,确保树木生长;特别是施肥后一定要淋足水,以利肥料的分解。肥料要打穴或开沟埋施,施肥后回填泥土,踏实,淋足水,忌肥料裸 6.6.10 6.6.11 地被植物种植时,应根据草种生长蔓延速度和设计 6.7乔木、大灌木栽植 6.7.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6.7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放样定位 符合设计要求 2 树 穴 穴径大于根系40cm 深度等于土球厚 翻松底土 树穴上下垂直 3 改良措施 (保)排水系统 透气管 4 土球包装物 基本清除 5 栽 植 根颈地表面等高或略高 根系完好 分层均匀培土 分层捣实 及时浇足搭根水 6 定向及排列 观赏面丰满完整 排列符合设计要求 7 绑扎和支撑 树干与地面基本垂直 设桩 整齐稳定 拉绳 牢固一致 绑扎处夹衬软垫 绑扎材料 8 裹 杆 单一品种高低一致 匀称整齐 9 修 剪 树形匀称、无枯断枝、短桩 切口平整、修剪部位恰当、留枝叶正确 大切口防腐处理 6.8灌木栽植 6.8.1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3.8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放样定位 符合设计或密度要求 2 树 穴 穴径大于根系 深度等于土球厚 翻松底土 4 土球包装物 基本清除 5 栽 植 根颈地表面等高 根系完好 及时浇足搭根水 6 定向及排列 观赏面丰满完整 排列符合设计要求 7 绑扎和支撑 树干与地面基本垂直 设桩整齐稳定 绑扎处夹衬软垫 绑扎材料 8 裹 杆 单一品种高低一致 匀称整齐 9 修 剪 独本散本 树形匀称 无枯枝、断枝、短桩 切口平整 修剪部位恰当、留枝叶正确 成型 平面平整 球形、圆弧、方形 10 藤本植物 垂直 攀爬、牵引条件 密度适度 水平 攀爬、生长方向一致 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6.9地被栽植 6.9.1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6.9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放样定位准确 2 地形、排水良好 3 栽植均匀 4 浇水均匀 5 栽植(铺设)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6 修剪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7 修剪高度符合规范要求 8 切边正确、到位 6.10花坛、花卉栽植 6.10.1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6.10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栽植放样 位置正确 图案正确 2 土地平整及施肥符合规范要求 3 花卉栽植 密度恰当 图案准确 色彩绚丽 4 切边到位 5 花坛总体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6.10水生植物栽植 6.10.1施工规范要求及质量保证项目: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6.10.2、基本项目: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放样定位准确 2 水位控制合理 3 栽植 植床设置符合植物生长需要 种植标高符合植物特性 种植密度恰当 4 高矮搭配恰当 5 图案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6.11行道树栽植 6.11.1施工规范要求及质量保证项目: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严禁带有重要病、虫、草害 6.11.2、基本项目: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1 放样定位 树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与障碍物间距符合规定 与地下管线m、翻松底土 树穴上下垂直 3 改良措施 透气管、排(保)水 4 土球包装物 基本清除 5 栽 植 根颈地表面等高 根系完好 分层均匀培土、捣实 及时浇足搭根水 6 定向及排列 观赏面丰满完整 排列整齐 7 绑扎和支撑 树干与地面基本垂直 设桩 整齐稳定 方向一致 绑扎处夹衬软垫 绑扎材料 8 裹 杆 高低一致 匀称整齐 9 修 剪 树形基本一致 一级分叉3.2m以上 留枝正确 切口平整 6.13运动型草坪栽植 6.13.1 保证项目 项 目 1 草坪的地下排水系统、坪床栽植土层(或介质层)、草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排水系统产品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3 栽植土层(或介质层)的理化性质必须符合草坪草的生长要求 4 土、砂、肥料的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 无石砾、瓦砾、玻璃等杂物 6.13.2、基本项目:(详见下表) 基本项目 项 目 1 坪床 栽植土(或介质)平整 2 软硬适中 3 排水坡度适当,无积水 4 草坪草 密度均匀、疏密恰当 5 无空秃 6 修剪一致、脚感平整 7 生长势好、草色均一 8 无杂草 6.1 允许偏差项目 项 目 尺寸要求 允许偏差(cm) 检查方法 1 栽植土层(或介质)深度 40cm或按设计要求 -0 观察或尺量检查 2 草坪草修剪高度 4cm ±1 有设计要求 ±0.5 7. 采购管理要求(对乙方) 7.1绿化单位在招标答疑上需将设计图纸中存在的市场资源不足、种植效果不佳、图纸中技术规格不合理等情况向业主单位提出,并作为定标和日后履约的依据。否则,中标之后,不能按照图纸履约的主要责任由绿化施工单位承担。 7.2绿化单位中标后立即按图纸要求选材备料,应根据图纸中确定的树种、规格,通过多渠道联系和实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确定好树种的来源,详细到具体树木,如时间允许或者经业主要求,应安排业主对主要树种进行考察和确认。 7.3 标识牌设置要求 7.3.1 7.3.2 8. 现场管理要求 8.1绿化种植应在园建工程、地下管线、道路工程等完成后进行;我公司负责协调提供工作面和现场水电事宜,但不排除绿化种植单位跟进落实责任,绿化种植单位应根据专业判断(判断进场时机和种植时机是否合适)和现场条件对所有绿化工作负责。工作面和现场水电因突发原因不能及时供应时,种植单位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损失。 8.2 绿化工程必须按照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施工人员应掌握设计意图,进行工程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的种植材料应符合其产品标准。参见本标准苗木技术规格标准。 8.3 场地要求及绿化工程栽植应符合本标准绿化植栽标准。 8.4做好已建成的成品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园建、地下管网、室外灯具等,并应与园建、道路、停车位等工程的施工密切配合。 8.5种植穴、种植槽挖掘如遇到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应停止施工并及时联系我公司或监理工程师协调解决。 8.6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需满足图纸要求。 8.7在图面、施工说明或细则上未指定之工作;但在一般园艺技术上必需要做之工作,则应随时听从我公司指示办理。 8.8绿化施工单位进场后按照我公司要求施工样板,样板经我公司确认合格;或者样板中待整改事项调整完毕,经我公司再次确认后方可大面施工。 8.9样板工程应当贯穿施工全过程,在过程中,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否则需协同我公司重新指定样板。 9. 管养标准 9.1管养期:种植单位自施工完成填写完成《项目内部验收报告》向金众地产申请验收之后,通过金众地产组织的验收工作,并取得《项目内部验收报告》的最终签字之日(以总建筑师/主管副总签字日期为准)起计算养护期,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在此期间,该工程养护按照三级管养标准进行管养;管养标准比照《深圳市农林地方标准—园林绿化管养标准》执行,管养费用已经在报价时综合考虑。 9.2 绿化种植单位应负责保护管理一切绿化工作: 9.2.1 包括平时浇水、排水、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等 9.2.2 9.2.3 追肥须在栽植成活后60天方可施行,化学肥料则须在栽植成活三个月后方可施用,种植单位并应按植物之习性决定肥料之种类及用量 9.2.4 9.2.5种植单位应在绿化工程验收后6个月内按原设计植物及其所定规格负无偿补植、 9.2.6在养护期间,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管养期间发现稍端枯萎,有严重病虫害、折害等无复原希望者应立即换掉;发现枯死、半枯无养活希望者,应立即补植; 9.3 支撑与固定: 9.3.1 对于临街、小区内主干道两侧的大型植物必须采用DN32镀锌铁管维护成三角支撑,三角撑节点处焊接钢箍,将钢箍用螺栓连接于树干之上,钢箍与树干之间镶垫弹性垫块,避免钢箍划伤树干。对于非主要景观区的乔木可用直径不小于50mm 9.3.2 9.3.3 发现土面下沉时,必须及时升高扎缚部位,以免吊桩 9.4 台风的预防处理: 9.4.1高大乔木在台风等灾害性风暴来临前夕,对一些根浅、迎风、树冠庞大、枝叶过密以及立地条件差的树木,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加固支撑、 9.4.2预防台风的各项工作应在台风来临季节前做好 9.4.3 风暴后,应及时进行抢救;对于就地抢救难以成活的树木,应参照本标准8.2.5.执行; 10. 运输要求 10.1 绿化单位根据种植树种,应提早考察运输线路,如路面宽度、质量、负荷,并准备相应吊装和运输机械设备,同时与我公司确认进场时间,不至于影响现场开盘展示或其他工作。 10.2 苗木运输量应根据种植量确定,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一般一辆汽车只吊运1株树,若需装多株时要尽量减少互相影响,无论是装、运、卸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树冠以及根部土球。 10.3 包装及维护: 10.3.1 草块、草卷运输时应用垫层相隔,分层放置;运输和装卸时,应防止破碎 10.3.2 大树运输时应预先包扎树干和树冠,以免影响成活率及树姿变形; 10.3.3 若在24小时内不能运达现场的,应在途中及时检查并采取保湿措施 10.3.4 土球苗木装车时,将土球朝向车头方向,树冠朝向车尾方向码放整齐;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提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10.3.5 10.3.6 10.3.7 10.3.8 运输过程应遵守有关交通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如检疫证),确保安全 10.4绿化材料运输 10.4.1、 保证 项目 项 目 1 植物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包扎必须符合苗木起挖要求 2 起吊的机具和装运车辆的吨位,必须超过树木和泥球的重量 3 起吊人必须服从地面人指挥,相互密切配合,慢慢起吊,吊臂下和树周围除工地指挥者外不准留人 4 装车时树根必须在车头部位,树冠在车尾部位 5 运输车辆必须选用足够长、宽的,以减少苗木的损伤 6 运输车辆必须有专人押运 10.4 基本项目 项 目 1 起吊部位设置在重心部位 2 起吊绳兜底通过重心 3 起吊绳接触处填木板 4 树梢小于45°角的倾斜挂在起吊钩上 5 系好浪风绳 6 车箱内有衬垫泥球并垫稳 7 树身与车板接触处垫软物 8 树身固定牢固 9 运输保鲜措施合理 10 路途远、过冷过热对树根的保护措施得当 11 运输途中,障碍物的排除 12 检查树枝、泥球损坏情况 11. 施工管理 11.1 种植单位进场前组织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堆料场地、生活设施的位置,以及定点放线 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1.2.1 编制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 11.2.2 11.2.3 11.2.4 制定安全措施、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成活率指标 11.3 重点材料的准备: 对于主要或者珍贵的苗木、材料应事先了解来源、质量、价格和供应情况;并协同我公司对资源情况进行逐一落实,不能按照图纸履约的应提前通知我公司调整方案。 11.4 现场准备: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劳动力、机械、运输等应事先由专人负责联系安排 11.5 进度控制 11.5.1 施工单位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必须以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有效合同及建设单位 11.5.2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必须以 11.5.3 进度计划需包括明确的时间节点,节点起止时间需与建设单位所发布的专项进度计划相吻合 11.5.4 进度计划中需单独列明 11.5.5 11.5.6 11.5.7 11.5.8 进度计划中已经综合考虑天气变化的影响,应 11.5.9 11.5.10 12. 检测标准 12.1 检验方法: 12.1.1 测量苗木胸径等直径时用游标卡尺,读数精确到0.1cm;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12.1.2 测量苗木树高、灌高、分枝点高、冠径和蓬径等长度时用钢卷尺、皮尺或木制直尺,读数精确到1.0cm 12.1.3 测量乔木树高时不计徒长枝; 12.1.4 12.1.5 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质量要求用感观检测作为检测手段 12.1.6 a) 根据样板图片以及相关设计文件,仔细对比种植地被的种类,确认种植区域的正确分布。 b) 测量每个区域的地被种植面积,核对种植密度。 c) 采用水准仪测量地形堆坡的坡度,核对坡度方向。 12.2 检验规则: 12.2.1 12.2.2 12.2.3 同一批进场苗木应统一进行一次性现场检验 12.2.4 同一批苗木的质量检验的允许误差范围为5%;成批进场苗木数量检验的允许误差为1%。根据检验结果由我公司判定进场 12.2.5 12.2.6 12.3 现场验收中间环节: 12.3.1 在挖种植穴、种植槽前对种植植物的定点、放线 种植穴、种植槽的质量验收按照本标准第6.2 12.3.3 种植土壤及场地的质量验收按照本标准第6.1 12.3.4 草坪、花卉的验收按照本标准第6.3 12.3.5 12.3.6 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现场,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